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旅游研究  >  精彩观点

论通往诗意栖居的旅游

来源:易境旅游 西藏易境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日期:2016-11-10 14:18:04


论通往诗意栖居的旅游

第一旅游网:www.toptour.cn         发布时间:2016-05-25


从居住形式上看,游牧和定居是人类生存史上的两种主要居住方式,也代表了移动和静止连续谱的两端。人类居住历史的总体趋势是由游牧状态向定居状态的转变。人类居住形式的变化,表现为人类对理想家园的找寻过程,这个理想家园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的栖居”。游牧和定居这两种居住形式,建构了人类生存方式中“动”与“静”的内在张力。然而,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诗意栖居的理想家园的期待是不一样的。

一、旅游中家的主题

  一般认为,迁徙、旅行和旅游是旅游生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家总是人们生活的中心。但是,不同历史时期,生活境遇的不同,使得人们对于家的认识和理解出现差异性。如果承认人具有谋求更好生存的本性和人类历史总是趋向于更好的生存的现实,那么辩证地来看,在迁徙、旅行和旅游三个阶段,对于家的理解就可以概括为:无家可归、有家难归和有家不归。

人类的迁徙时代是一个全民皆“动”的时代,每个人都行进在寻找理想家园的旅途之中,该时代的人们事实上集体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迁徙时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活下去,为了能够找到一个适宜种族繁衍的理想家园,人们不得不漂泊流浪、四海为家。随着畜牧和种植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化到农耕时代,实现了游牧向定居、食物拾取者向食物生产者的转变,这对于人的生存和人类文明的积累具有重大意义。由于社会分工的原因,尽管大多数人不用再常年四处奔波,但还是需要很大一部分人仍然以“游牧”的方式生存,不过不是逐草而居,而是四处贸易、外出征战保卫家园。和游牧不同,这部分外出的人客观上都有一个定居于某处的家。尽管他们也想回家,但是为了这个家能过得更好,只能自觉自愿地外出进行“商务”旅行。人们常说商业开创了旅行的先河,前工业化社会所形成的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都是拜商业旅行所赐。语言学研究认为旅行带有一丝苦难的色彩,究其原因就是“有家难回”游子情节造成的——无论游子身处何方,都心系家园,盼望重返故土与家人团圆。

由托马斯·库克所开创的旅游时代是人们对工业文明“好(爱)恶(恨)交织”的产物——既“爱”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物质丰富和生活极大便利,又“恨”工业文明所导致的生存环境恶化和生活意义的虚无。诚如20世纪90年代的一首流行歌曲所唱的那样“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可是就有人没有它……虽然你有家什么也不缺,为何看不见你露出笑脸。永远都说没有爱,整天不回家,相同的年纪,不同的心灵,让我拥有一个家。”时至今日,这首歌依然能够激起现代人的很多共鸣。

  我们认为工业文明时代的旅游热的背后,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对于现实中的“家”的逃

离和对理想中的“家”的找寻。这个时代的旅游,既不同于迁徙时代的“无家可归”、也不同于旅行时代的“有家难归”,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有家不归”。人类谋求更好的生存的本性,推动着人们实现了由迁徙向定居的转变,住进了亲手打造的美好家园,却又油然而生一种类似于迁徙时代的家园在何处的困惑,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栖居困境”——栖居之为栖居始终发生为、绽出为“重新寻求栖居的本质”或“重新学会栖居”。

  二、旅游的非谋生性与审美

  如果说迁徙和旅行是人们为了“生存”和“生存得好”的“谋生性”的离家外出,那么,旅游则是“生存”和“生存得好”的“谋生性”需要得以满足后,出于谋求“生存得更好”的“非谋生性”的离家外出。谋生状态下的人们对非谋生状态的旅游的欲望,其实质是对于自由生存的欲望——毕竟旅游状态相对于迁徙和旅行更少功利性和目的性。

  当人徜徉于非功利性的旅游审美状态中时,人就和自由直接合一了。正是由于旅游的非谋生性和审美自由性的特征,使正在为如何更好生存而发愁的现代人发现了旅游这个最具诗意栖居特征的生存方式。撇开非功利性的审美特征,旅游这种生存方式和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差别——被称为旅游六要素的“吃、住、行、游、购、娱”几乎包括日常生活和日常休闲中的一切活动。然而,旅游毕竟又是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美好生存体验——旅游生活源于日常生活又高于日常生活,去旅游就如同去欣赏艺术品一样。

  海德格尔认为思的时代,哲学和艺术为伍,艺术开启了一个世界,真理在这个世界中自行显现。具有审美本性的旅游,本身就具有艺术的特征,因此旅游也开启出一个世界。在旅游所开启的这个自由的世界中,人们挣脱了功利性和对象式的思维,感受到了“我”与世界的和谐统一、自由圆满和处处散发的美的光辉。因此,在这个过于功利化和对象化的现代社会中,旅游成为谋求更好生存的人们的一种普遍的

  欲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旅游的自由本质与超越性

  旅游本质上就是自由,生成于对诗意栖居的不懈追求,并成为量度不同时代自由的尺度。从古至今,旅游的发展和进步都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自由的进步,而这种自由首先是建基于对不自由的超越。

  无论是旅行对以生存为唯一目的的迁徙的超越,还是少数人游乐性旅游对更具工具价值的旅行的超越、大多数人游乐性旅游的现代大众旅游对于少数人游乐性旅游的近代旅游的超越,都是建立在一种对外在束缚的超越之上——对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生活条件、以闲暇为代表的精神生活条件、以技术和交通为代表的目的达成手段等的超越。在现代社会里,这种外在的超越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无论是人类整体还是人类个体在财富、闲暇和克服空间的自由方面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是这些超越外在束缚式的自由,不过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沉沦的日常逗留”——要么是主观上的“随心所欲”的自由,要么是客观上的“掌握客体”的自由,那种真正的“由己”的自由却“蔽而不显”了。

  按照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观点,现代社会里的那种“随心所欲”的自由不过是“一

切皆可消费”、有需求就有市场的消费自由,“掌握客体”的自由不过是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的工具理性自由。在这种流俗的自由观的支配下,人类“劳绩”于市场之中,按照市场交换价值规律,自由地去追逐“私人财富”。在这场追逐和占有之中,世界万物都成了“资源”和“可欲之物”:于是只要圈起一座山林、围起一片海滩、建起一圈围墙,就是一个景区,而那些原来自在的山林草木、阳光沙滩、洁净空气,都成了具有交换价值的消费之物。人们为了一种作为消费的消费,去拼命工作,以赚取更多“闲暇”以便更好地像喝掉一瓶水那样消费掉它,以此来证明我们是自由的。

  四、旅游的自由与不自由

  在现代社会,大众旅游作为一种祛除了外在空间束缚的旅游形式,藉由现代性,将自由地去旅游的权利赋予人们,但是却又吊诡地将旅游内在的自由精神抽空了:人们尽管可以自由地去旅游了,但在“麦当劳化”的旅游过程中却又感受不到旅游的自由。但人类从来都不会满足于任何一种现成化、不自由的生活状态,谋求更好生存的人类本性会推动着人类进行“打破——重建——再打破”的现成与非现成、不自由与自由的交替变化。当人们被沉重的现实压迫时,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混世,但是现实一旦赋予谋求更好生存的人之本性以可乘之隙,人们首先要掀翻的就是迫使他们成为现成化的东西,并以一种若恍若惚的方式去追求那非现成化的自由、意义和真实,并将由此而成就人的自由本性。

  张扬自由精神的旅游,就是人类在不同时期的体制缝隙之下,人之本性对于自由的“可乘之隙”,真正的旅游就是对一切“正迫使他现成地生活和思想的东西”的超越。作为终有一死的人的自由总是现世的、有限的,一方面我们需要现代技术进一步解除旅游的外在束缚,使人更加自由地去旅游,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哲学之思进一步为这个世界去蔽,终结各种非诗意的思想,使人们能通过旅游领悟到生存的自由。这两个“进一步”分别对应于人类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对立统一、相反相成。这就注定了旅游只能是人们通往诗意栖居途中的事实——旅游只能作为一种值得期待的、极具诗意的“在路上”的旅游。

  五、旅游化的人生

  现代人一次又一次地带着梦想去旅游,心中始终憧憬着一个理想的家。从人的本性的角度来看,作为谋求更好生存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渴望有个家,但问题是家在何方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诚如圣·奥古斯汀对“时间是什么”的解答:“时间是什么?如果没人问我,我心里明白,如果有人问我,我却无法回答。”

  如果说旅游是自由的尺度、是美的象征,指向人的诗意栖居,那么人生就恰似一次找寻诗意栖居的旅游,而一次具体的旅游似乎又是对人生的一种浓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生大旅游,旅游小人生——人生是旅游的大舞台,让旅游这幕剧显得格外绚烂多姿、精彩夺目;旅游是人生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生命的自强不息和人生的丰富多彩。

“充满劳绩”的人们为了诗意的栖居而去旅游,但真正的诗意栖居只存在于不断去找寻和重新学会“诗意栖居”的过程中。在人类旅游发展史中,每一种留下时代印记的旅游形式都是人们通过旅游去找寻诗意栖居的途中所留下的一个个路标,这些路标指引着人们去重新学会“诗意的栖居”。这个找寻和重新学会的过程固然辛劳,然而正是这些“在路上”的“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休闲与旅游服务管理研究所)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专家团队  |   新闻资讯  |   典型案例  |   旅游研究  |   招纳贤士

【一】中国.西藏.拉萨市城关区曲米路74号宏盛一期宏绩大厦三楼    电话:86-891-6373773  6372800  邮箱:cdyjyh2003@163.com

【二】中国.成都.高新区盛安街133号汇锦广场6栋A座1301        电话:86—28—87792530  87792531  邮箱:cdyjyh2003@163.com  网站建设三以网络




易达集团

易合

易途旅游
×